电缆桥架国家标准 线槽国家标准 以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91 为基础,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工程委员会修订。 电缆桥架 宽度 ~允许小板厚 电缆桥架 宽度 < 100~ ~ 1 1 100≤ 电缆桥架 宽度 < 150~ ~ 1.2 150≤ 电缆桥架 宽度 < ~ ~ 1.5 ≤ 电缆桥架 宽度 < 800~ ~ 2 2 800 < 电缆桥架 宽度~ ~ 2.5 具体内容如下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电缆桥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93-1987 弹簧垫圈 GB/T 97.1-2002 平垫圈 A 级 GB/T 912-1989 碳素结构钢和...
电缆桥架国家标准 线槽国家标准 以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91 为基础,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工程委员会修订。 电缆桥架 宽度 ~允许小板厚 电缆桥架 宽度 < 100~ ~ 1 1 100 电缆桥架 宽度 < 150~ ~ 1.2 150 电缆桥架 宽度 < ~ ~ 1.5 电缆桥架 宽度 < 800~ ~ 2 2 800 < 电缆桥架 宽度~ ~ 2.5 具体内容如下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质电缆桥架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93-1987 弹簧垫圈 GB/T 97.1-2002 平垫圈 A 级 GB/T 912-19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1720-197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 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 GB/T 1804-2000 一般公关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4956-1985 磁性金属机体上非磁性复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 5780-1989 六角头螺栓 C 级 GB/T 6170-1986 六角螺母 A 级和 B 级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1253-19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1. 3 分类 1. 3.1 电缆桥架按主体结构型式不同分为槽式、托盘式、合资经营级式和组合式四种类型。分别用代号C、P、T、ZH 表示。 2. 3.2 电缆桥架按表面防护层不同分为热镀锌、电镀锌或锌合金、粉末喷涂或喷漆、镀锌后喷涂或喷漆。 3. 3 型号 4. 4 基本结构参数 电缆桥架的基本结构参数见表 1。 表 1 单位为毫米 结构参数 长度 L 宽度 B 高度 B 尺寸系列 2000、3000、 0、6000 100、200、300、、500、600、800 60、75、100、150、200 注:尺寸系列以外的特殊要求, 可按合同双方协议制造。 3.5 板材厚度 电缆桥架允许小板材厚度见表 2。 表 2 单位为毫米 宽度 B 允许小板厚 B<100 100B<150 150B< B<800 800<B 1 1.2 1.5 2 2.5 4.要求 4.1 正常使用条件: a) 温度 -20℃~+55℃; b)相对湿度<95%; c)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0m。 注:特殊使用条件由供需双方约定。 4.2 电缆桥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3 材料 4.3.1 制造电缆桥架用板材应符合 GB/T912、GB/T11253 中有关规定。 注:所用板材由供需双方约定。 4.3.2 电缆桥架焊接用焊条应符合 GB/T5117 规定。 4.3.3 表面防腐层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 4.3.4 螺栓、螺母、平垫、弹垫应分别符合 GB/T 5780、GB/T 6170、GB/T 97.1、GB/T 93 的规定。 4.4 外观 4.4.1 电缆桥架镀、涂层表面质量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防护层方式 表面质量 热 镀 锌 表面应均匀、无毛刺、过烧、挂灰、伤痕等缺陷;每件电缆桥架上直径小于 2mm 的漏镀点每米不超过2 个;且在任一 100 ㎝ 2 面积内不得有 2 个及 2 个以上漏镀点;不得有影响安装的锌瘤。 电镀锌或锌合金 表面应均匀、光亮, 不得有起皮、气泡、花斑、局部未镀、划伤等缺陷。 热固型粉末静电喷涂或喷漆镀锌+喷涂或喷漆 表面应均匀、平整、光滑, 无起皱、气泡等缺点。 4.4.2 电缆桥架加工成形后, 断面形状应端正, 无弯曲、扭曲、裂纹、边沿毛刺等缺陷。 4.4.3 电缆桥架的走线槽应光滑、平整, 无损伤电缆绝缘的凸起和尖角。 4.5 焊接要求:焊接件所有焊缝应均匀, 不得有漏焊、虚焊、裂纹、夹渣、烧穿、弧坑等缺陷。 4.6 电缆桥架 表面处理 4.6.1 电缆桥架表面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镀涂防护处理,各种防护层厚度和附着力应符合表 4 规定. 防护层方式 热镀锌 电镀锌或锌合金 热固型粉末静电喷涂 喷漆 镀锌+喷涂或喷漆 防护层厚度 m 电缆桥架主体 65 12 60 50 60 螺栓 (M20) 45 (M10~M20) 35 (M10) 20 (M14) 12 (M8~M12) 9 (M6) 6 ? ? (M14) 12 (M8~M12) 9 (M6) 6 镀、涂层附着力 按附录 B 试验应不脱落 按附录C试验不低于2 级 分别符合镀锌和喷涂的要求 注:1、镀锌+喷涂或喷漆时, 其中电镀锌厚度4m, 以测得的总厚度判定; 2、电镀锌其平面薄处的厚度不应低于表中规定的 80%, 且不应超过 20%的测试点。 4.6.2 附件表面防腐处理应与电缆桥架主体结构相一致。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商定。 4.6.3 喷涂处理后的表面光泽度应不低于 60%。 4.6.4 表面防护层经 48h 耐盐雾试验(中性 NSS), 应不低于表 5 中规定的 3 级。 等级 热镀锌、电镀锌或锌合金 热固型粉末静电喷涂或喷漆 1 允许光泽稍变暗、颜色稍退但镀层无腐蚀点 表面外观良好, 光泽颜色无明显变化 2 光泽稍变暗、颜色稍退, 镀层有个别腐蚀点(产生腐蚀点面积15%) 允许涂层轻微褪色, 轻微失光但无气泡等缺陷 3 色泽有明显变化, 镀层局部有少量腐蚀点(产生腐蚀点的面积50%)底金属无锈点 涂层表面色泽有明显变化, 但无气泡等缺陷, 底金属无锈点 4 色泽明显变化, 镀层严重腐蚀(产生腐蚀点的面积>50%)底金属(包括冲孔、边缘部位)有明显锈点 涂层表面色泽有明显变化且有气泡或底金属有明显锈点 4.7 制造要求 4.7.1 电缆桥架的长度极限偏差 a) 当长度小于、等于 2000mm 时, 极限偏差为2mm; b) 当长度大于 2000mm 时, 极限偏差为4mm。 4.7.2 其余尺寸公差按 GB/T1804-V。 注:槽体宽度取负偏差, 盖板宽度取正偏差。 4.7.3 电缆桥架表面平面度允差: a) 热镀电缆锌桥架平面度允差每平米不大于 8mm; b) 电镀锌或锌合金和喷涂电缆桥架平面度允差每增米不大于 4mm。 注:电缆桥架宽度不足一米者按一米计算。 4.7.4 通风孔:有孔托盘底部通风孔面积不得大于底部总面积的 40%。 4.7.5 电缆桥架横档:梯级式电缆桥架横档中心距不应大于 300mm;横档的宽度不应小于 30mm。 4.7.6 托臂自由状态时垂直度允差为 1/100(上翘)。 4.8 接地 4.8.1 非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电缆桥架应有良好接地。 4.8.2 电缆桥架用连接板连接时, 两槽体间的连接电阻不大于 0.1 4.9 承载性 电缆 桥架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在额定的均布载荷和支吊跨距下的挠度值见表 6。 高度 mm 额定均布载荷 N/m 支吊跨距 m 挠度值(不大于) mm 60 75 1000 1.5 4.00 100 2000 1500 500 1.5 3.0 4.5 4.00 8.00 22.50 150 2500 1500 750 1.5 3.0 4.5 4.00 8.00 22.50 200 3000 1.5 4.00 2000 1000 3.0 4.5 8.00 22.50 注:其它支吊跨距的额定均布载荷由制造厂在技术文件中给出或由供需双方协议约定。 5 试验方法 5.1 用通用量具和目测法检验 4.4、4.5、4.6.4、4.7 和 4.8.1。 5.2 表面防护层厚度根据不同防护方式分别按 GB/T 1764、GB/T 4956 规定进行检测。 注:镀锌+喷涂或喷漆的电缆桥架表面防护层厚度测量分二步进行: 1. a)先按 GB/T1764 测量防护层总厚度; 2. b)用脱漆剂除去非金属层, 按 GB/T4956 测量镀锌层厚度。 5.3 热镀锌、电镀锌或锌合金的的附着力按附录 B(规范性附录)进行检测;漆膜附着力按 GB/T 1720 规定进行检测。 5.4 光泽度按 GB/T 1743 规定进行检测。 5.5 耐盐雾试验按 GB/T 10125 中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5.6 连接电阻用双臂电桥在两个单元电缆桥架接头处进行检测。 5.7 载荷试验按附录 A(规范性附录)规定进行检测。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电缆桥架须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 并附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 4.4、4.5、4.6.1、4.7、4.8.1。 6.2 型式检验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 a)结构、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 b)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 3. c)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4.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2.1 型式检验项目为 4.4~4.9。 6.2.2 同材料、同工艺、同规格、同一生产批的产品为一批。 6.2.3 型式检验样品须从出厂检验合格品中, 按一种类型同种规格每批抽取两件和附件一套。 6.2.4 型式检验中如果镀涂层厚度、镀涂层附着力、盐雾试验、承载性四个关键项目有一项不合格或其余项目有两项不合格, 则判型式检验不合格。 钢质电缆桥架载荷试验 A.1 载荷试验应按梯边高度(60、75、100、150、200)随机抽取两件在规定跨距下进行。 A.2 试验跨距应是两支承中心的距离, 其数值为表 6 允许支吊跨距值, 误差为38mm。 A.3 试验装置应为简支梁, 槽体水平放置两端不受任何约束, 也无侧向约束。 A.4 试验用的载荷材料其外形尺寸, 均质度应尽量相同。载荷分数次加上, 每次增加量大致相等, 载荷离侧边内壁不小于 12.5mm, 也不得大于 25mm。载荷在试样长度和宽度上应均匀分配, 纵向布置。各叠之间小距离为 10mm, 不能交叉跨接, 所有载荷应安置在支承间。允许用长度不大于 915mm 的薄钢板盖于支承间的槽体底部, 不作固定, 不要搭接, 钢板的质量应加到载荷总重量中去。 A.5 大跨距(4.5mm以上)重载荷电缆桥架载荷测定, 除按表6施加均布载荷外, 在中间部位尚需附加1000N集中载荷。 A.6 挠度值应在两支承对称中心两边垂直方向上, 用百分表测量, 取两点的平均值作为该电缆桥架在额定均布载荷下的挠度值。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钢质电缆桥架镀层附着力测定 B.1 用一刃口磨成 30℃锐角的硬质钢划刀, 划两条相距 2mm 的平行线。划线时应施以足够的压力, 使划刀一次就能划破覆盖层达到基体金属。如果两条划线之间的覆盖层有任何部分脱离基体金属, 则认为附着强度不好。这样的附着力判为不合格。 B.2 镀层附着力的测定, 不要在棱边或转角处进行, 也不要采用刮、削去除镀层微粒的方法进行。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喷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 喷涂层的附着力, 可以用一坚硬的刀尖施以相当大的压力, 以至于去掉喷涂层的刻线画格法来测定。即在试验工件的表面用刀尖每隔 3mm 划 4 条平行线, 再在其垂直位置每隔 3mm 划 4 条平行线 个方格, 然后以普通牙刷使以约 10N 的压力来回刷 5 次(来回算一次), 脱落面积:3 格的为 3 级;2 格的为2 级;1 格的为 1 级。 注:在 1 格中脱落面积低于 1 格的四分之一的不算脱落。 以下内容为: 制定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一)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 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 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 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二)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 可以避免在研究上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 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 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 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三)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 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 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四)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 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 这就必须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 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 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以使生产正常进行;所以, 我们说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五)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持生态平衡, 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标准化是经过多次实践后得出的为有效的形式, 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标准化在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方面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六)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提高企业应变能力, 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标准化是对当前产品的精炼, 是针对市场需求的的细分, 把适合的保留下来, 这样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七)保证产品质量, 维护消费者利益。标准化的规定的程序进行, 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 确保了产品质量。 (八) 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 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 建立稳定的秩序。 标准化的采用, 提高了企业产品之间的兼容性, 减少了由于企业产品之间标准不一致, 带来的巨大社会浪费。另外, 企业通过标准化可以避免对某一个供货商的依赖, 因为其他供货商依据公开的标准可以补充市场, 于是企业的供货渠道不断增加。供应商数量的增加, 加大了供货商之间的竞争, 从而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价格也会不断降低, 建维护了市场稳定的秩序 (九)在消除贸易障碍, 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 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加入 WTO 以来, 面对技术壁垒, 我国在大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必须依靠标准化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提升保障产品质量, 才能在国际贸易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 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十)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 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 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十一)标准化标志着一个行业新的标准的产生。标准化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发展一定水平才能实现的, 标准化实现将进一步促使生产技术的提高, 进行形成更高水平的标准。 总之, 标准及标准化所具有的引导性、前瞻性、公平性、强制性和惩戒性, 决定了标准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 进而也决定了 它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应用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有效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质 量问题、效率问题、秩序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因此, 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地去提升标准化水平, 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出口贸易, 从而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想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电缆桥架-母线槽-热镀锌桥架-江苏圣仁电气:http://www.vrsurround.com/